Baran最新Nature:不到10步!实现石房蛤毒素家族的可扩展合成
Baran出品,必属精品!近日,Scripps研究所Marisa Roberto和Phil S. Baran团队在Nature上报道了如何巧妙地结合自由基逆合成、生物催化和C–H功能化逻辑,从而不到10步实现了STX(Saxitoxin,石房蛤毒素)家族的可扩
Baran出品,必属精品!近日,Scripps研究所Marisa Roberto和Phil S. Baran团队在Nature上报道了如何巧妙地结合自由基逆合成、生物催化和C–H功能化逻辑,从而不到10步实现了STX(Saxitoxin,石房蛤毒素)家族的可扩
石房蛤毒素(Saxitoxin,STX,1)(图1a)是由Schantz及其同事于1957年首次从阿拉斯加石房蛤中分离获得一种胍胺类神经毒素。然而,STX因极性极强,结晶困难,直到1975年才完成晶体解析。如今,STX已是广为人知的麻痹性贝类毒素(PST),并
含硝基脂肪族结构广泛存在于药物、农用化学品、含能材料、天然产物以及合成砌块之中,其中,三级硝基烷及其还原产物α-三级胺尤其重要(图1a)。如吡咯烷3在人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中的抗肿瘤效力与2相比有显著提升。传统的三级硝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通常依赖于极性键的断开